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6月8日 星期一

東亞安全、民主與自由的護法---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Rep. Dana Rohrabacher, R-CA)(上)

東亞安全、民主與自由的護法---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Rep. Dana Rohrabacher, R-CA)(上)



建州運動在5/1/2014發表了「從『台灣前途由全體台灣人民決定』到『台灣人民自決』」一文,我們在該文轉貼了「紐約時報」的一篇報導,標題是: “Kremlin Finds a Defender in Congress” (By Jonathan Weisman, The New York Times, 3/28/2014),這篇報導是在談支持克里米亞人自決的美國眾議員羅拉巴克(他代表加州第46國會選區),我們現在把其中一段再度張貼出來:

//There is some logic to Mr. Rohrabacher’s stalwart defense of the Kremlin’s actions. The people of Crimea have spoken, he says, and voted resoundingly to leave Ukraine and join the Russian Federation. To stand for the sanctity of Ukraine’s national borders, he says, is to stand for “soil and entities” over individual rights and self-determination. [Rohrabacher支持克里米亞人自決。他說,捍衛烏克蘭國家疆界的神聖,就等於是在把土地與政治實體置於個人權利及人民自決之上一樣。註: 這種看法就是我們常說的,是人來決定土地的歸屬,而非土地決定人的歸屬。]//




建州運動今天把流亡在美國的中國宗教團體「法輪功」所辦的「大紀元時報」日前對羅拉巴克眾議員所做的專訪全文轉貼於下,讓台灣與台美鄉親更了解他。我們應該這麼說,這篇專訪與報導對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很重要,我們應該仔細閱讀。

「羅拉巴克談學生反服貿和台灣關係法」
大紀元時報
4/15/2014

【大紀元2014年04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朱江橙縣報導)針對臺灣學生反服貿協議和臺灣關係法35週年紀念, 美國會資深眾議員羅拉巴克(Dana Rohrabacher)接受了本報的採訪。羅拉巴克是眾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的資深成員,目前擔任「外交事務委員會歐洲、歐亞大陸和新興威脅小組」主席,以及「亞洲、太平洋和全球環境小組」成員。他還是眾議院「科學、太空和技術委員會」副主席。

太陽花學運展現給世界:人民不希望倒退

羅拉巴克認為,近年來,尤其是幾個月來的臺灣學生反服貿協議的太陽花學運,展現給世界「遍布亞洲的臺灣人民和年輕人不希望倒退」。
  
他認為臺灣學生們已經基本上呼籲了他們的政府去檢查那些協議,「也許他們所做的正在引領亞洲,希望他們告知正在大陸的人民,在大陸的年輕人,不要後退怯懦,不要讓獨裁者控制你們的所有,我認為台灣學生的部分行動帶給了還在大陸忍受獨裁的年輕人一些希望。」
  
羅拉巴克建議臺灣年輕人引導以激勵人們,讓更多人民參與,「去專注修正政府的不足,和一些由北京當局製造的軟弱協議」。他指出:「我們希望喚醒每個人的關注,需要改變臺灣,並將改變帶給中國大陸。」

羅拉巴克細述「臺灣關係法」冷戰期間背景

羅拉巴克早年曾兩次為里根競選總統做助理新聞秘書。曾擔任里根總統的高級演講作家和特別助理長達7年。他也指出臺灣關係法當年的背景:美國在冷戰期間希望確保同北京當局的友好關係,處理好北京當局和臺灣政府的兩邊關係,所以臺灣關係法代表折衷維持兩邊的和平。但三十五年後的現在,羅拉巴克說:「我可以說,現在我們不需要像那時一樣同北京當局接近,那時,蘇共俄國正在威脅全世界,那時最好讓北京站在美國這邊,即使北京是獨裁政權,而不希望讓他們站在蘇聯一 邊。而現在的事實是,北京當局成為美國和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脅,當俄國不再是共產獨裁統治之後。」
  
「所以我們慶祝臺灣關係法35週年,讓我們記住我們不屈服於北京、像我們過去不屈服蘇共一樣,我們應該繼續堅持同中國人民的良好關係,基於正在大陸發生的中國人民的改革,所以台灣人民,他們有民主的政府不應該被北京獨裁政權所威脅,據北京當局稱他們有權決定台灣人民該怎麼做。」
  
羅拉巴克指出:「臺灣學生正領導著為了民主自由的一次抗爭,我認為他們傳遞了一個信息, 那就是共產獨裁將很快終結。」◇

(待續)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