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的「喬治亞教訓」(下)
五
建州派根據上面這兩篇文章以及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與作為,做出如下的結論與判斷:
(1)由於中國與前蘇聯一樣,是擁有長程投射載具的核武大國,所以期待美國會由於任何原因(包括由於台灣)而與中國進行大規模及全面性的熱戰,對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與心智健全的人而言,是無法想像的與無法理解的,由於要避免一場毀滅性的戰爭,華府始終希望台灣這一邊能與中國進行接觸與對話,協助華府降低台海的緊張,也協助美國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2)由於中國國勢在崛起,美國不希望台灣這一頭「挑釁」或片面宣佈獨立,片面改變美國所定義的「台海現狀」。
(3)由於中國國勢在崛起,美國認為,台灣能維持「自治」或「事實上的獨立」,能「維持現狀」,已經是阿彌陀佛了,台灣人不能再奢求宣佈法理上的獨立。
(4)美國要把台灣凍結在「主權歸屬或法律地位未定」的狀態,在政治上,要把台灣放在back burner的位置,美國不希望台灣成為美中衝突的熱點(flashpoint)。
(5)美國希望台灣承擔較大的自衛責任,台灣的軍事建設必須有能力在中國的武裝攻擊下,支撐一周至二周,以等待美國援軍來到。
(6)現在中國展現「要把美國拒阻在台海、東海與南海之外,要把美國逐出亞太,要與美國爭霸」的野心,因此美國不但在前幾年把台灣定位為「經濟與安全夥伴」,今年又把台灣納為「美國向東亞再平衡戰略」的一環,雖然如此,美國還是鼓勵與樂見台灣方面與中國進行經貿往來,美國政府對ECFA的公開支持以及沒有公開表態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顯示它對中台之間的貿易機制所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與台灣人有很大的認知與判斷的落差。
六
建州運動對美國的對台政策有如上的理解與認知,我們因此做出如下的判斷: 台灣前途與主權歸屬的最終確立或解決,必須或極可能得等到中國與美國的爭霸戰水落石出之後,才能分曉或見出端倪,就如同蘇聯崩解之後,原蘇聯的許多「加盟」的共和國才能趁機獨立建國一樣。
但這極可能得要等一段時間,而且可能是幾十年,在這段漫長的期間,台灣人應該有一些作為,應該從事「積極防衛」或增加籌碼:
(1)台灣「反中國併吞台灣、反老K出賣台灣」的陣營必須贏得大選,同時在立法院掌握多數的席次,如此才能協助美國鞏固台灣,終止或反轉老K的賣台政策,讓台灣不會被推過被中國掌控與併吞的不歸點。
(2)做好對美工作,讓華府不會因為政治誤判而迫使「在台灣的治理當局」與中國簽訂會危害台灣的整體安全或經濟安全的協議。
(3)努力配合美國的世界大戰略,善盡做為美國「向亞太再平衡」一環的責任。在擊敗中國對美國霸權挑戰的「戰爭」中,立下戰功,讓在太平洋戰爭中隨同日本人一起被美國擊敗與征服的台灣人搖身一變,成為戰勝者,因而得以戰勝者的姿態與身份,與美國進行談判,要求美國將台灣納為領地或讓台灣人獨立建國。[讓台灣與台灣人從終戰後「被處分」的狀態提升到台灣人可以參與「台灣處分」、亦即取得對台灣主權的最終歸屬進行自決與公投的地位]
(4)我們要警惕,在美中長期的爭霸戰中,不能排除台灣被美國的「對中調適派」、「賣台派」、「對中姑息派」、「棄台派」、「認為讓出台灣,美中的所有問題就能解決的天真派」出賣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必須繼續推動「台灣加入美國」的工程,目的之一是為了要強化美國武力保台的意願與意志。唯有一個具有一定或相當的民意支持基礎的「台灣建州運動」的存在,才能讓美國在保衛台灣一事上擁有雄厚的道德基礎,唯有「台灣建州運動」成為有意義的存在,才能讓美國人民與政府在中國對台進行軍事冒險時,願意將台灣視同美國的領地(即使尚未成為美國領地),因而願意像保衛美國任何一塊領土那般地保衛台灣,這是有智慧與有遠見的台灣人所能創造出來的最好籌碼,這將是美國願意不惜任何代價保衛台灣或不會放棄台灣的唯一保證或最大保證。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建州派根據上面這兩篇文章以及美國政府長期以來的政策與作為,做出如下的結論與判斷:
(1)由於中國與前蘇聯一樣,是擁有長程投射載具的核武大國,所以期待美國會由於任何原因(包括由於台灣)而與中國進行大規模及全面性的熱戰,對一個負責任的政府與心智健全的人而言,是無法想像的與無法理解的,由於要避免一場毀滅性的戰爭,華府始終希望台灣這一邊能與中國進行接觸與對話,協助華府降低台海的緊張,也協助美國維護台海的和平與穩定。
(2)由於中國國勢在崛起,美國不希望台灣這一頭「挑釁」或片面宣佈獨立,片面改變美國所定義的「台海現狀」。
(3)由於中國國勢在崛起,美國認為,台灣能維持「自治」或「事實上的獨立」,能「維持現狀」,已經是阿彌陀佛了,台灣人不能再奢求宣佈法理上的獨立。
(4)美國要把台灣凍結在「主權歸屬或法律地位未定」的狀態,在政治上,要把台灣放在back burner的位置,美國不希望台灣成為美中衝突的熱點(flashpoint)。
(5)美國希望台灣承擔較大的自衛責任,台灣的軍事建設必須有能力在中國的武裝攻擊下,支撐一周至二周,以等待美國援軍來到。
(6)現在中國展現「要把美國拒阻在台海、東海與南海之外,要把美國逐出亞太,要與美國爭霸」的野心,因此美國不但在前幾年把台灣定位為「經濟與安全夥伴」,今年又把台灣納為「美國向東亞再平衡戰略」的一環,雖然如此,美國還是鼓勵與樂見台灣方面與中國進行經貿往來,美國政府對ECFA的公開支持以及沒有公開表態反對「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顯示它對中台之間的貿易機制所可能帶來的政治後果,與台灣人有很大的認知與判斷的落差。
六
建州運動對美國的對台政策有如上的理解與認知,我們因此做出如下的判斷: 台灣前途與主權歸屬的最終確立或解決,必須或極可能得等到中國與美國的爭霸戰水落石出之後,才能分曉或見出端倪,就如同蘇聯崩解之後,原蘇聯的許多「加盟」的共和國才能趁機獨立建國一樣。
但這極可能得要等一段時間,而且可能是幾十年,在這段漫長的期間,台灣人應該有一些作為,應該從事「積極防衛」或增加籌碼:
(1)台灣「反中國併吞台灣、反老K出賣台灣」的陣營必須贏得大選,同時在立法院掌握多數的席次,如此才能協助美國鞏固台灣,終止或反轉老K的賣台政策,讓台灣不會被推過被中國掌控與併吞的不歸點。
(2)做好對美工作,讓華府不會因為政治誤判而迫使「在台灣的治理當局」與中國簽訂會危害台灣的整體安全或經濟安全的協議。
(3)努力配合美國的世界大戰略,善盡做為美國「向亞太再平衡」一環的責任。在擊敗中國對美國霸權挑戰的「戰爭」中,立下戰功,讓在太平洋戰爭中隨同日本人一起被美國擊敗與征服的台灣人搖身一變,成為戰勝者,因而得以戰勝者的姿態與身份,與美國進行談判,要求美國將台灣納為領地或讓台灣人獨立建國。[讓台灣與台灣人從終戰後「被處分」的狀態提升到台灣人可以參與「台灣處分」、亦即取得對台灣主權的最終歸屬進行自決與公投的地位]
(4)我們要警惕,在美中長期的爭霸戰中,不能排除台灣被美國的「對中調適派」、「賣台派」、「對中姑息派」、「棄台派」、「認為讓出台灣,美中的所有問題就能解決的天真派」出賣的可能性,所以我們必須繼續推動「台灣加入美國」的工程,目的之一是為了要強化美國武力保台的意願與意志。唯有一個具有一定或相當的民意支持基礎的「台灣建州運動」的存在,才能讓美國在保衛台灣一事上擁有雄厚的道德基礎,唯有「台灣建州運動」成為有意義的存在,才能讓美國人民與政府在中國對台進行軍事冒險時,願意將台灣視同美國的領地(即使尚未成為美國領地),因而願意像保衛美國任何一塊領土那般地保衛台灣,這是有智慧與有遠見的台灣人所能創造出來的最好籌碼,這將是美國願意不惜任何代價保衛台灣或不會放棄台灣的唯一保證或最大保證。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