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6月13日 星期六

美國政府過去或現在究竟有沒有偏愛某種特定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

                      美國政府過去或現在究竟有沒有偏愛某種特定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


美國政府過去或現在究竟有沒有preferred/prefers某種特定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相信這是所有關心台灣的前途與命運的人士與政治觀察家十分關切或極感興趣的重大問題。

我們常聽人家說,我們一生的劇本是早就被寫好的,只不過我們沒有機會讀到那個劇本,這種說法非常宿命、懸疑、唯美,也吊足了我們的胃口。我們沒有一個能做準確預言的水晶球,所以在這個世間,有很多很多的事情,我們都找不到答案,我們更無法預知未來。

美國政府在過去或現在究竟有沒有preferred/prefers某種特定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這個問題也是玄之又玄。首先,我們得問,到底過去或現在美國政府有沒有寫這種劇本?若有,劇本放在哪裡?它的內容究竟是什麼?老實說,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多半都都會有難以抑制的想偷窺的欲望與衝動。

由於建州派不是胡言亂語的、以愚弄及詐騙台灣人民及台美人為常業的、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政治撈子,所以我們在處理這個問題時,仍是維持一貫的審慎及負責任的態度與作風,我們不會跟其他若干大小黨派一樣,只為了今天能把政治獻金或選票騙到手,就努力去編造明天就會穿梆的謊言或神話。




有關台灣前途的解決方案,有幾點我們可以很有信心也很負責任地說: (1)美國政府在過去的確在國家安全會議中討論過,提出了幾種可能的選項,也都對這些選項(包括美國託管與回歸日本)進行了可行性的評估,至於現在有沒有,我們沒有答案。建州運動的領導層不是白宮那些頭頭肚子裡的蛔虫,建州運動也沒有大言不慚地宣稱「美國政府有對建州運動派出官方的代表」,更沒有大言不慚地宣稱我們的領導人或最高顧問是根本不存在的「白宮護台小組」的「召集人」,所以,很抱歉,我們真的沒有答案。(2)我們不知道美國政府過去或現在究竟有沒有preferred/prefers某種特定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我們只知道某些與台灣事務有關的人士preferred或prefers某種或某些特定的選項或方案,但這些都是他們的私人或個人的主張或偏好,那些主張或偏好都不是在他們具有公職或官方的身份時,在官方或正式的場合所提出。(3)至今為止,美國官方的發言或說法都是指向台灣前途的「和平解決」,而非所謂的「和平統一」[記憶所及,在美國政府的高層官員中,只有前國務卿Colin Powell以及現任的國防部長Chuck Hagel曾在任內說過「和平統一」,但他們的發言都迅即被美國政府糾正,美國政府總是重申與堅持「和平解決」的說法與立場]。我們無法確知美國政府的葫蘆裡到底賣什麼藥,但我們確知,美國政府公開與官方的說法都是指向開放性的「和平解決」,而非帶有預設立場的「和平統一」。(4)我們確知,每當北京企圖在發言上偷竊台灣主權或想混水摸魚時,華府都會透過某種作為,來表達美國反對的立場,讓老共自討沒趣。(5)我們確知,在馬英九當局企圖透過某種方式把台灣的主權主權出賣給北京時,華府總是以巧妙的方式,公開地加以阻止,以便讓外界及台灣人知道美國政府的立場。



深為台灣人、台美人及美國國安事務界所敬重的台美人盧主義前輩潛心研究美台關係、台灣的安全與美國的安全等議題已數十年,且卓然有成,2010年,他把過去就這些議題或領域的研究成果收集成冊並出版,書名叫”America’s Security and Taiwan’s Freedom”[他沒有用Jay T. Loo的真名出版,用的是Li Thian-hok這個別名或筆名。在由台灣人史家張炎憲主持的「盧主義訪談紀錄」中有一節在講述筆名李天福的淵源,「訪談紀錄」被收錄在「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所出版的「青春逐夢台灣國」一書中]。


我在前一陣子,在台美人所建立的Formosa Foundation的網站中發現一個寶貴的資料,我現在把該基金會在2010年所辦的一項名為The Ambassador Program的活動的部分資料張貼於下:

PROGRAM ACTIVITIES SUMMARY 
Monday, June 14 , 2010


Grassroots Diplomacy: Reflections from a Patriot 

As a long-time human rights advocate for Taiwan, Jay T. Loo spoke from his personal experience. He also shared anecdotes of other Taiwanese American advocates and their success stories. 

Loo summarized the American strategy in handling the China-Taiwan 
dispute: Dual Deterrence – deterring China from using force against 
Taiwan, and at the same time deterring Taiwan from declaring 
independence; Dual Assurance – assuring to China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eventually let China have Taiwan, and assuring to Taiwan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not pressure Taiwan to surrender to China. 


上面這一段是在介紹盧主義前輩以及他在該項活動中為學員演講的主要論點:美國在處理中台爭端的戰略或策略可以簡略地說: 雙重嚇阻---遏阻中國對台動武,也遏阻台灣宣佈獨立; 雙重保證---向中國保證,美國最終會讓中國擁有台灣,也向台灣保證,美國不會逼迫台灣向中國投降。

「向中國保證,美國最終會讓中國擁有台灣」這段陳述引起了我的注意與興趣。

由於盧前輩當年在向學員演說時,只準備了大綱,沒有準備講稿,之後,主辦的機構「福爾摩沙基金會」也沒有出版或發表他的講詞,所以,我只能遵照盧前輩的指示,參考他老人家撰寫的”The United States needs to face the facts about China”一文,該文首先出在英文台北時報(Op-ed, June 12, 2007),後來被收錄在”America’s Security and Taiwan’s Freedom”一書中(pp. 167-171)。

盧前輩指出,在2007年4月,位於紐約的「美國外交關係協會」智庫(The U.S.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 CFR)出版了一份以”U.S.-China Relations: An Affirmative Agenda, A Responsible Course”)為題的報告,這份報告由一個30人組成的獨立工作小組所撰寫,這些人士都是從智庫及學術界來的著名學者以及一些著名的前政府官員和企業界領袖,盧前輩說,這份報告意味著美國主流政策菁英層的共識。[若我們現在說,那是當時的美國菁英層一些人的共識,應該不會有錯。]

盧前輩也指出: “The task force report gives the impression that the U.S. government has recognized the PRC’s claim of sovereignty over Taiwan.”[「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那個獨立工作小組所撰寫的那份報告給人的印象是: 美國政府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 接著盧前輩藉著工作小組的一名成員---賓州大學教授林蔚(Prof. Arthur Waldron)---的反對意見來提醒大家: “Waldron refutes this interpretation by citing various documents including then U.S. president Ronald Reagan’s April 1982 ‘Six Assurances’ to Taipei, promising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ould not formally recognize Chinese sovereignty over Taiwan.”[林蔚引用了若干文件,來反駁該項報告的結論,這些文件包括雷根總統給台北的六項保證:承諾美國將不會正式或官式承認中國對台灣的主權。] 

林蔚說的應該沒錯,建州運動的研究也是得到同樣的結論 。我們今天不再贅述,只請鄉親們回頭去讀我們在2013年7月所張貼的一篇核心論文 ---「台澎、金馬的法律地位與台灣前途解決方案」。

在另外一段 盧前輩說: “The report appears to favor eventual peaceful annexation of Taiwan by the PRC, so as to avoid a conflict betwee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Thus, the report is silent on the right of the Taiwanese to determine their own future, even though both the Clinton and Bush administrations have said any future settlement of Taiwan’s status must have the assent of the twenty-three million of Taiwanese.”[該項報告看起來好像是贊成台灣最終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和平兼併,如此可避免美中之間的衝突,也因此,報告對「台灣人來決定台灣前途」的權利一事保持沉默,即使柯林頓與小布希兩個政府都曾說,未來台灣地位的解決必須經過兩千三百萬台灣人的同意。]

關於這個,還是讓我們把前面的一段話再説一遍: 「至今為止,美國官方的發言或說法都是指向台灣前途的「和平解決」,而非所謂的「和平統一」[記憶所及,在美國政府的高層官員中,只有前國務卿Colin Powell以及現任的國防部長Chuck Hagel曾在任內說過「和平統一」,但他們的發言都迅即被美國政府糾正,美國政府總是堅持「和平解決」的說法與立場]。」





在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之後,卡特政府的副國務卿Warren Christopher曾在眾院外交委員會的一項聽證會中發表了這麼一段證詞: “”We are neutral on the question of reunification. What we are not neutral about is how that [re]unification shall come about if it does come about. What we have said and what we have stated is if there is to be reunification, it shall be by peaceful means. But we have been neutral on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there should be reunification.” [美國在所謂的台灣與中國再統一的問題上的立場是中立的,我們不中立的是所謂的再統一要如何達成,如果它真的要發生。美國已經說的以及已經已經陳述的是,如有所謂的統一,那它就必須透過和平的手段,但是我們美國一直在「台灣與中國是否必須有所謂的統一」這個問題上保持中立。] 這段證詞很顯然與「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那個獨立工作小組所撰寫的那份報告給人的印象不同。

Warren Christopher的證詞發表在1970年代,到2007年,已歷經數十年,這中間並無任何公開與可信的證據顯示美國政府承認與接受了中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所以我們不知道「美國外交關係協會」這些美國菁英為何會在他們的報告中做出一些陳述,讓外界以及被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敬重的盧主義前輩得到這樣一個印象:「 美國政府已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主權主張」,這可是一件十分嚴重的事。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