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二:
馬英九執政後新形勢下的台灣建州運動(一)
撰述人:周威霖(「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
2009年4月10日發表
一、前言
二、馬英九對美國政府的承諾
三、馬英九政權是否正在改變台海戰略情勢
(甲)各方對馬英九的看法
(乙)逐項檢驗馬政權的大政方針與對中政策
(1)對美軍購、台灣建軍與中台軍事互信機制
(2)九二共識、一中各表
(3)和平協議或中程協議
(4)化獨漸統、終極統一
(5)CEFA與兩岸共同市場
四、美國現階段在台海仍持兩手策略,但可能在進行微調
五、美國對台灣前途是否有終局安排
六、「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的策略與做法
一、前言
本文延續撰述人先前所發表的「馬英九當選後新形勢下的台灣建州運
本文對馬英九團隊的施政所提出的檢驗標準是:(1)它的施政是否
二、馬英九對美國政府的承諾
2006年3月22日,擔任台北市長兼國民黨主席、已取得國民黨
馬在美期間,對美國就當選後會履行什麼承諾的真實與詳細內容,外
馬該次訪美,見到了當時小布希政府台海政策的最高實際操盤人美國
據說左副卿對馬的陳述與保證感到很滿意,也很欣慰,這種說法應屬
馬給左副卿的「五要五不」承諾,其中包括了「不統、不獨、不武」
在大選前,與中共進行第三度合作的國民黨為了勝選,矯情地與欺世
2008年5月20日,馬在就職演說中表示,「我們將以最符合台
由於這是公開發表的主張,所以比較可信,雖然在政治場域中,有時
馬英九的「不統、不獨、不武」政策充分配合了華府的台海政策,「
馬十分機伶與聰明,他跟華府及世界各地來台的訪客與媒體不斷表示
2008年5月22日,馬表示,他提出的「不統、不獨、不武」合
必須指出,馬的「不 統、不獨、不武」政策得到台灣主流民意的支持。馬政府在2008
2008年3月22日,馬當選那一天,小布希總統具名發表一份聲
前面我們說,馬把左副卿的「負責任的利害關係人」那個美中 交往的最高指導方針巧妙地加以借用,並藉此將台灣納入此一和平架
應該指出,美國做為一個世界霸權,美國做為一個台海秩序的創造者
附錄二:
三、馬英九政權是否正在改變台海戰略情勢
(甲)各方對馬英九的看法
根據台美關係專家陳一新教授的分析(「兩岸開啟大戰略」一文,中
(1)台灣將美國視為最重要的盟邦,因此馬政府的當務之急是,必
(2)台灣也將中國視為最重要的經貿夥伴,因此把恢復兩岸談判機
(3)針對台美關係,台北是以兩岸關係的進度為權力運作的槓桿,
(4)針對台海兩岸關係,台北則以台美安全與台美經貿關係作為後
(5)台北新戰略思維的基本操作方式,就是台美關係與台海兩岸關
陳教授這項分析基本上正確反映了馬政權的戰略思維,但是接下來,
這套戰略思維若稍微調整一下,對「台灣建州運動」而言,才具有可
大家都知道,在國民黨或馬英九這種統派的執政下,台灣與中國進行
台灣的獨派或民進黨執政,和統派或國民黨執政一樣,在台灣人民的
也許有人會質疑我們的說法,會認為台灣加入美國、美中關係會惡化
從陳教授的分析看來,在馬英九執政下的台灣仍會是美國西太平洋防
但是台灣綠營的領導與菁英層普遍認為,馬政權的施政事實上已在改
2008年6月5日,日本「讀賣新聞」刊載對馬英九的專訪,在一
東吳大學教授羅致政於2008年6月21日在「自由時報」發表「
什麼是「台灣內部的民間力量」?這當然是指「反中國併吞台灣的力
在羅致政發表他那篇代表綠營的主流觀點的文章後不久,亦即在20
什麼是「協力對抗第三國」?
綠營的賴怡忠於2008年7月26日在「中國時報」上發表「美日
馬英九執政後,美國的金融秩序與經濟發展爆發了嚴重的問題,已接
例如,在2008年7月30日,小布希在白宮表示,目前美中台關
2009年1月上任的歐巴馬民主黨新政府當然就更不用說了。2月
2008年12月7日,美國在台協會前理事主席卜睿哲(Rich
馬英九的對中政策當然也會受到質疑,美國國會研究處兩岸問題專家
在馬英九當選後及執政前這段期間,「威爾遜中心」有一場研討會,
在馬當選及執政後,台灣本土人士與民進黨人士對馬的解讀和認知與
在美國學界的反應中,很值得注意的是背景特殊的喬治城大學的沙特
沙特又說:「兩岸和解固然好,但----------如果台灣未
沙特看起來與許多台灣人一樣,十分焦慮。他對馬英九對中國一頭熱
沙特教授的意思是:美 國政府支持馬英九的對中傾斜政策,對中國對台進行外交孤立毫無作
對沙特教授而言,由於搞「化獨漸統、終極統一」的馬英九的執政再
前面提過,沙特教授曾說,「台灣在美中兩強之間,是處於弱勢 ,自己要搞清楚美國的根本利益,若馬政府未來背離美國利益,而與
針對沙特的觀點與建議,美國兩名台海事務專家卜睿哲與容安瀾(A
卜與容二人很顯然對台灣的選民的智慧與判斷過於樂觀,他們還尚未
不管沙特教授這一派的人士如何憂心,不管綠營人士如何憂憤,美國
薄瑞光在與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會晤時,並不贊成民進黨與綠營「在馬
在李登輝與陳水扁執政的時代,美國政府給「台灣法理獨立」及「台
(乙)逐項檢驗馬政權的大政方針與對中政策
在逐項檢驗馬政權的大政方針與對中政策之前,我們先來檢視馬英九
馬英九在他的就職演說中談到及承諾:(1)他要「堅持開放,大幅
胡錦濤在2008年除夕對馬的公開談話做出全面性回應,其要點包
在「台灣關係法」即將屆滿三十周年之際,AIT理事主席薄瑞光來
華府幾乎完全不理會也不尊重綠營人士的認知判斷觀點與感受可能的
(1)對美軍購、台灣建軍與中台軍事互信機制
在陳水扁執政初期,小布希總統就批准了台灣的大宗軍購案,但由於
經過長期的延宕與不確定,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於2008年7月18
對於台灣的建軍,美國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辛恩(James Sinn)在2007年12月表示,從防衛的觀點看,防止台海兩
在2009年3月4日,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及安全審議委員會」舉
談到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馬政府的國防部長在立法院報告時指出,「
關於中國對台的飛彈部署,美國認為,這是對台灣的最大威脅,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