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前總統李登輝日前在接受BBC中文網獨家專訪時表示,兩岸關係已經不再是「國與國之間的特殊關係」,而是「大魚吃小魚」的關係。(上)
但他認為,現在兩岸經過了ECFA(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 經貿」、「貨貿」之後,中國大陸和台灣之間就變成了「大吃小」 了。
李登輝還表示,他非常擔心台灣在經濟貿易上過度依賴中國的危險。 並指出,這也造成了目前台灣貧富差距非常大,而且社會也很亂。
BBC 中文網周一致電中國駐英大使館,請其就李登輝的「大魚吃小魚」 表示看法,直至當日中午,尚未有迴音。
「馬習會沒有必要」
此前,台灣行政院長江宜樺在接受BBC中文網獨家專訪時曾透露, 台灣方面仍然在努力促成在今年亞太經合會議期間舉行「馬習會」。
不過,李登輝對於舉行「馬習會」則明確表示, 不清楚馬英九與習近平見面有任何必要。他甚至認為, 這樣做可能是為了提高馬英九的個人地位, 而對台灣來說沒有任何幫助。
李登輝還說,如果馬英九要與習近平見面,見面要談什麼, 也應該告訴台灣老百姓。
他說,從他以前的經驗來看,兩人見面沒有什麼意思, 兩岸的事務由台灣的海基會和中國大陸的海協會來處理就好了。
李登輝認為,從習近平的角度應該會希望馬英九來見他, 因為這意味著台灣在中國大陸的控制中。
「習近平要回到毛澤東時代」
李登輝在專訪中談到了他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習近平的看法。他說, 「習近平先生的想法和思想看來要回到毛澤東時代的想法, 就是要控制一切」。
他說,在政治方面和軍事方面, 習近平以反貪污的名義換掉了一大批人,也從而加強了其權力。 李登輝認為,中國大陸的貪污問題的確嚴重, 但這應該由司法系統來處理,而不需要某個領導人來大聲地說, 又回到控制一切的做法。
李登輝還批評說, 中國社會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人民沒有自由和民主, 就連宗教也沒有自由。而共產黨的目的並非要推翻資本主義制度, 而是為了掌握權力,欺騙老百姓,而中國共產黨也是一樣。
「習近平不會為中國帶來民主」
BBC中文網一位網友此前發帖向李登輝提問, 習近平是否會像蔣經國當年為台灣民主一樣, 也會為中國大陸帶來民主?
李登輝對此的答案是否定的,理由是「習近平沒有這個基礎」。 他解釋說, 蔣經國當年14歲就被送到莫斯科東方大學接受共產黨教育, 後來又被送去勞改,因此對共產黨有比較深刻的了解, 知道共產主義是什麼意思。
而中國大陸的問題是貪污太厲害,而地方政府投資的泡沫嚴重, 所得分配差距大,百分之零點一的富人佔據了41%的資產, 所以中國的內部問題很大。
「從未加入共產黨」
李登輝承認, 在年輕的時候的確曾經深入研究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的著作《 資本論》,但後來又覺得共產主義騙人,所以就放棄了共產主義。
但李登輝堅決否認有人指他曾經在年輕時代加入共產黨的說法。 他說,有人說他曾先後兩次加入和退出共產黨是騙人的。
他表示,當年在台灣大學求學時曾經擔任台大農學院的學生會會長, 後來又組織了一個「新民主學會」,其成員共有4個人, 其中一人的哥哥是一名共產黨員,因此,「新民主學會」 有一段時間被共產黨吸收了,隨後不久,李登輝覺得不好, 就決定退出了這個組織,因此並沒有加入共產黨。
「對美國不再有信心」
1996年李登輝競選台灣總統時, 中國大陸曾經在台灣海峽舉行軍事演習併發射飛彈, 而美國則派出第七艦隊的兩艘航空母艦在台灣海峽巡航。
不過,李登輝在接受專訪時則表示, 如果台灣今天再遇到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事威脅時, 他不清楚美國是否還會對台灣伸出援手。
他覺得,美國現在對中國的許多問題都不再表示意見了, 包括釣魚島問題以及中國因為在南海挖油而與越南和菲律賓發生衝突 的問題,美國都不敢太大聲。原因是,美國現在沒有錢, 而且欠了中國許多債務,因此也很難發揮很大的力量。 一旦台灣出現任何問題,美國也不敢做什麼了。
「解決南海爭議要靠美國」
李登輝認為,日前日本宣佈重新解釋憲法,解禁「集體自衛權」, 美國會感到很安心,因為對於執行美日安保條約非常重要, 因為將會得到日本的幫助。
李登輝還表示,要解決南海爭議, 最重要的還是要看美國扮演的角色,因為美國有龐大的軍事力量, 但現在也需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來支持。
李登輝指出,如果美國沒有財力的話,地區安定就會有問題。 而美國最大的挑戰就是如何還債以及平衡其龐大的貿易赤字。
「釣魚台是日本領土」
在釣魚島問題上,李登輝仍然堅稱「釣魚台(中國稱「釣魚島」) 是日本領土」的看法。他說,台灣與日本在釣魚島問題上只有「 捕魚權」的問題,而沒有「領土問題」。因為, 日本政府很早之前就委托台灣州政府管理硫球道的日本漁民。
李登輝指出,雖然中國大陸稱,三百多年前就擁有釣魚台主權, 但卻缺乏國際法和歷史的根據。 而日本早在明治六年就已佔領釣魚台,而且也得到國際法的承認。
「佩服台灣年輕人」
今年3月至4月,台灣發生了著名的「太陽花學運」, 數百名民眾因為不滿台灣立法院通過《海峽兩岸服務貿易協議》, 簡稱「服貿協議」,一度佔領立法院。
李登輝在專訪中也談到對今年三四月份台灣的「太陽花學運」 的看法。他說,他很佩服台灣的年輕人, 因為他們這樣做不是為了自己,而且提出了許多問題。
他表示, 學生們佔領台灣立法院是因為代議政制下的議員並沒有反映民眾的聲 音,而老百姓對服貿條例內容又並不清楚, 而有關方面也沒有解釋清楚服貿條例通過後對老百姓生活可能產生的 影響。
他還補充說,並不擔心學運會引發暴力事件, 而且也認為不應該把此看作是暴動,因為這並非是暴動, 而是學生們要反映訴求。
李登輝還回憶了在1991年發生的「野百合」學運時, 當時身為台灣總統的他曾親自到抗議所在地中正紀念堂看望學生, 並打電話給台大校長要求他也到現場看望學生。
「希望2016年出現政黨更替」
今年已經91歲高齡的李登輝表示,他雖然年紀大了,但這不重要, 而他最關心的仍然是台灣未來怎麼辦。
今年11月29日,台灣將舉行所謂的「九合一選舉」, 選出台灣一萬一千多名地方公職人員, 這將是台灣以至全球華人社會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民主選舉, 李登輝表示,屆時他不會直接幫助任何一位候選人,
李登輝還批評台灣民主經過第一次民主改革後,現在已經發生了「 退步」。他解釋說,領導人沒有把聆聽民眾的聲音作為其重點工作, 其次各政黨選出的代表也沒有真正反映民眾的聲音, 因此公民意識並沒有受到很大的照顧。此外, 權力集中在中央政府手中、地方政府沒有得到足夠的支持、 民眾對生活的信心不足等均是台灣目前面對的困難。
李登輝明確表示,希望台灣2016年的總統選舉會出現政黨更替, 理由是,他認為,國民黨政府在2008年取代民進黨上台執政後, 仍然沿用以往的做法,大權在握, 因此某些地方恢復到了以往獨裁制度的做法。
不過,當他被問到民進黨上台執政又是否能解決這些問題時, 李登輝則表示,希望屆時能有所解決。他說, 雖然台灣經過了多年的民主政治,但真正的民主意識尚未存在。
「兩岸統一的前提條件」
李登輝曾經在1999年著書《台灣的主張》,並在書中表示, 台灣的定位是「中華民國在台灣」或者「在台灣的中華民國」。
他在專訪中表示,中國一直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這是有問題的。他認為,台灣是一個國家,中國也是一個國家, 而兩國國家要統一需要有一些先決條件。
他進一步解釋說,只有當中國實現了民主化、自由化、 宗教自由及軍隊國家化之後,台灣才能與中國大陸談統一的問題。 只是覺得中國要成為一個民主國家,目前來看仍然遙遙無期。
台灣在野黨民進黨的一些黨員近來在該黨舉行全體代表大會上提出了 凍結「台獨黨綱」的議案, 但被黨主席蔡英文轉交給該黨中常會繼續研究。 李登輝在專訪中也談到了這一事件,他表示,民進黨沒有必要凍結「 台獨黨綱」,因為台灣未來發展就是這個方向。
李登輝還強調說,台灣本身就是一個獨立國家,而把「台灣正常化」 應該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李登輝還表示,他對台灣未來的前途還是充滿信心的。
至於有網友問,李登輝希望歷史對他有什麼評價?李登輝則回答說, 他只是希望,大家會說,在李登輝執政時,大家的生活過得很好。
(責編:高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