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老K與老共似乎打算要從美國反攻台灣,讓被「太陽花學運」打趴的服貿協議及其他相關的陰謀詭計能起死回生(上)

老K與老共似乎打算要從美國反攻台灣,讓被「太陽花學運」打趴的服貿協議及其他相關的陰謀詭計能起死回生(上)
---我們在台灣的一位朋友林原裕先生在「台灣建州運動臉書網頁」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打開[台灣的]電視,只看到三種議題,高雄氣爆、台北市長選戰、自經區。-----------,至於自經區,國民黨拿出另一篇華爾日報的文章來護航。」所以,建州運動今天要針對與老共勾結的老K為老共及紅色資本家量身打造的「自經區」計劃這項議題撰寫與發表第一篇文章。





在陳水扁執政的年代,兩度在大選中被阿扁與台灣人擊敗的失意政客連戰以中國國民黨主席的身份去投共,大張旗鼓地與厚顏無恥地搞起所謂的「國共第三次合作」,從此與台灣人站在對立面(與台灣人為敵),並與老共設定了「振興中華,消滅台獨」的議程。這個議程被搞「化獨漸統」的馬英九繼承,所以在他主政後,台灣門戶大開,任由中共來對台灣人民統戰(老共的黨政軍特人員對台灣社會的入侵與滲透,已既深且廣),同時與北京進行與執行「先經後政,先易後難」、「先經濟往來與文化交流,後政治協商與談判」的策略與政策。

在推動台灣被中國併吞的議程時,投共賣台的老K施放煙幕,來鬆懈台灣人的心防,也試圖爭取美國與世界各國的支持。老K與老共以「和平發展」來掩護所謂的「和平統一」,現在還企圖以所謂的「融一」來掩飾所謂的「統一」,他們以「自由貿易」及「一旦與中國簽訂經貿協議,將『大中華經濟區』加以整合之後,北京就會同意台灣與他國簽訂『自由貿易協定』,台灣就不會孤立,且能更進一步整合進入世界經濟體系」的謊言與迷湯,來欺騙以美國為首的自由民主世界。無可諱言地,這套邏輯與謊言的確迷惑了一些不了解或低估老共的「統戰」禍害的美國政治與企業菁英。擅於甜言蜜語的國民黨統治菁英大部分都受美國教育、嫻熟美國國安外交界人士的語言與邏輯,也了解在美國要如何與媒體界、公關界、智庫界、學術界政界等人士互動,所以他們有能力去蠱惑一些高舉「自由貿易」大旗的菁英,陷台灣人於不義,並讓台灣人陷入被動。

以馬英九為首的國民黨所組建的「在台灣的治理當局 」鬼迷心竅,一心一意要讓台灣與中國的服貿與貨貿協議通過,但沒有想到,中國國共兩黨的陰謀詭計無法得逞,在被「有極強大的台灣社會民意基礎的太陽花學運」的強力打擊之後,這對與台灣人民為敵的難兄難弟只有暫時撤退與隱忍,但他們絕對不會善罷干休,他們無時無刻都想要反撲,在重整旗鼓之後。

老K要反撲,打第一仗的戰場一定是在美國,他們必須從美國反攻台灣,重施「外銷轉內銷」的故伎,讓「在美國炮製的假輿論」來對台灣人與台灣人民形成壓力,讓台灣人又背負「反美」、「反自由貿易」、「自絕於世界市場」、「搞孤立」、「搞自殺」、「反動」、「讓台灣自己落後」的罵名。

日前(8/8/2014),我們在台灣的一位朋友林原裕先生在「台灣建州運動臉書網頁」寫下了這麼一段話: 「打開[台灣的]電視,只看到三種議題,高雄氣爆、台北市長選戰、自經區。-----------,至於自經區,國民黨拿出另一篇華爾日報的文章來護航。」這段話顯示 ---Read More--- 老K在重施以美國或美國人來壓台灣人的故伎,也顯示老K現在已把老共極有興趣的自經區推得如火如荼。 [這是他們在設定議程,製造假輿論。]

我們台灣人、台灣人民與台美人在老K與老共這波攻勢中,要向美國政府與民間、美國朝野兩黨表達很明確及清晰的概念以及堅定的立場,也要提醒美國政界人士,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歐巴馬行政團隊與AIT若干官員對台灣的一些很有利的發言,這些人士的發言是我們在老K所發動的反撲戰中最好的攻擊與防衛。

首先我們要站穩立場,並向美國與全世界不斷釋放如下的訊息: 台灣人與台灣人民「追求台海和平,但反中國併吞」、「追求台灣的發展與繁榮,但不反商也不反貿易」、「追求政經利益的平衡,但不反自由貿易」、「『台灣與中國的經貿整合』和『台灣與美國的經貿整合』、『台灣與世界的經貿整合』三者必須同時進行,『台灣與中國的經貿整合』不得成為後兩者的前提或先決條件」。






在太陽花學運期間,有一些美國政府官員、AIT的官員與前美國政府官員發表了一些對我們台灣與台灣人(指認同台灣的台灣住民)很有利的談話,這些人士的發言,我們台灣人與台灣人民應善加運用,以便擊敗捲土重來的老K與老共的反撲。

這些談話包括:

(1)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太部門資深主任麥艾文(Evan Medeiros)於3/28/2014在布魯京斯研究所的談話:”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is an important and -----an enduring expression to the people of Taiwan about our commitment to---------- their economic autonomy--------“[台灣關係法是我們美國對台灣人民的『經濟自主』的一種恆久的承諾的意思表示。註: 在太陽花學運崛起後,做為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太部門資深主任的麥艾文當然會立即接收到台灣人或台灣人民「拒絕讓中共與北京透過經濟的整合來完成政治整合」的圖謀的強烈訊號,也就是說,我們認為,麥艾文在那個時候發出「經濟自主」的訊息,不是無的放矢,而是要向台灣人與世人發出正確的訊號。]

(2)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 卿Daniel R. Russell於4/3/ 2014在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事務小組所舉辦的一項題為"Evaluating U.S. Policy on Taiwan on the 35th Anniversary of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TRA)” 的聽證會其中的一小段證詞。

Russell在書面證詞中說:



//--------The United States has an abiding interest in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Strait. Toward that end, the United States supports and encourages improvements in cross-Strait relations, albeit at a pace acceptable to the people on both sides. Strong United States support for Taiwan autonomy also helps give our friends in Taiwan the confidence to strengthen their cross-Strait relations, as we have seen in recent years. -----------//[美國對「台灣自治」的堅強支持,也是為了幫助我們在台灣的朋友增強我 們美國最近幾年來所見到的改善台海兩岸關係的努力的信心。註: 這又是歐巴馬政府在太陽花學運期間對台灣人與世人發出的重要訊息,根據我們的解讀,這項訊息是要表達美國政府對「台灣不受中國併吞與統治的現狀」的確認、維護與承諾。]

(3)與AIT有關的幾位官員,如發言人金明(Mark Zimmer),於4/10/2014表示: 「我沒有看到這項爭議[指台海兩岸的服貿協議]與TPP有什麼直接關連。」這項或這類談話旨在否定馬英九賣台政權經常發出的「與中國簽訂各項經貿協議之後,北京就會同意或不阻撓台灣與其他國家簽署自由貿易協定,所以台灣必須先與中國完成經濟整合,才能與世界各國及區域經貿組織進行整合」的謬論與圖謀。

(4)對台灣人與台灣人民最有利的發言,來自柯林頓夫人,雖然她發言時已不具官方身份,可是這段談話不失其指標性、權威性與重要性,因為她是美國政壇的重量級人士,而且若無意外,她將會很輕易地取得美國民主黨下屆總統候選人的資格。

我們現在再度藉台灣的「商業周刊」對柯林頓夫人獨家專訪的 一項報導來提醒大家:

「希拉蕊:越依賴中國,台灣越脆弱」
採訪●王文靜、郭奕伶、田習如
台灣商業周刊
6/25/2014

美國西岸時間6月19日下午5點鐘,洛杉磯的半島酒店,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接受《商業周刊》獨家專訪,這是她首度接受台灣媒體訪問。

針對《商業周刊》提出的兩岸情勢及美中台關係演變問題,希拉蕊絲毫不閃避,更五度提醒,台灣與中國越來越密切的交流,「正面臨轉捩點」!雖然過去台灣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好,但現在「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適當,否則將失去經濟獨立,」而「失去經濟獨立,將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

她還說,若台灣依賴中國太深,「這會讓你們變得更脆弱(vulnerable)。」最後,她提醒,台灣與中國相處時,要「小心一點!精明一點!(carefully,and smartly)」

以下是問答摘要:

《商業周刊》問(以下簡稱問):你是巧實力的專家,如果你是台灣總統(希拉蕊揚眉微笑),你會如何處理與中國的關係,既與中國維持密切的經濟連結,又能在政治上保持獨立自主?

希拉蕊答(以下簡稱答):多年以來,台灣做的很好。但我了解取得平衡很困難,任何台灣領導人,必須時時權衡,對中國要開放到什麼程度才算適當。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台灣也想西進,從中獲取利益,但是中國也想在台灣市場拿到好處。

你們必須謹慎小心(careful),深謀遠慮(thoughtful)(加重語氣),並繼續從跟中國的合作中試圖取得平衡。但這對你們會越來越難,因為來自中國的要求會越來越多,因為中國發展得如此大。

每當你們作決定時,都得審慎檢視其預期結果,以及是否會有我們所謂「始料未及」(加強語氣)的後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無論是貿易協議或是飛航協議,任何通常要持續二、三、五或十年才可能看到其影響的協議(都該檢視)。

不過,我認為台灣過去做的非常好。

問:所以,你確實認為經濟上的依賴會降低政治上的獨立自主?

答:我相信如此,歐洲就有現成的例子。我關心的區域之一是烏克蘭,它變得非常依賴俄羅斯(加重語氣);烏克蘭和其他歐洲國家,主要的能源都來自俄羅斯,當俄羅斯切斷能源供應,調漲價格,他們政治的獨立性就降低。

有經濟獨立,才有政治獨立自主。如今的世界,我們都有某種程度的互依性,這是為何我說你們必須「權衡」到底要開放到什麼程度,以免失去經濟獨立(you have to evaluate how far you can go before you lose your economic independence),因為失去經濟獨立會影響你們的政治獨立自主,對任何國家而言皆是如此。 


(待續)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