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柯林頓政權的第二任國務卿Madeleine Albright的回憶錄論及台灣的部分

     柯林頓政權的第二任國務卿Madeleine Albright的回憶錄論及台灣的部分



建州運動在11/5/2014發表的「柯林頓的回憶錄與台灣」一文中說: 

//柯林頓夫人目前被各方看好,將會在2015年輕易取得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資格,而且至少在現在,各方也都認為她順利入主白宮的機會很大,在前一陣子,她在接受台灣的「商業周刊」的專訪時,發表了一些讓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感到很窩心的談話,若這種情況不變 ,她肯定會受到多數台美人選民熱烈的支持。

由於柯林頓夫人與柯林頓的動向與言論很值得台灣人與台美人的關注 ,所以建州運動必須開始寫些與他們兩人有關的文章,我們今天就先從柯林頓出版的回憶錄中與台灣有關的部分開始寫起,也就是說,我們先來回顧過去,看過去他們兩人針對台灣問題或台海事務,如何處理與發言。

從現在起,我們也會開始為台灣人鄉親與台美人鄉親介紹柯林頓夫人 身邊的國安與外交事務幕僚對台灣問題與台海事務的看法,包括未來可能先出任副國務卿或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甚至更高的職位)的Dr. Kurt Campbell(歐巴馬第一個任期的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他在任內對台灣人的最大貢獻之一是, 

透過「聯合報」,對馬英九傳達「美國政府認為『馬被統』沒有必要去與北京搞什麼『和平協議』」的訊息,他另一個最大的貢獻是,做為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他前幾天才帶著他的智庫人員去訪問台灣。//




我們今天接著來運用柯林頓總統第二個任期內的國務卿Madeleine Albright所寫的「回憶錄」(“Madam Secretary: A Memoir”(Hyperion, 2003))中與台灣有關的部分,這本書在台灣的英文書店有賣,但我不知道是否有漢譯本。

pp. 431-432

The most delicate issue in U.S.-China relations was and remains Taiwan. It is long-standing U.S. policy not to challenge Beijing’s view that there is only one China, of which Taiwan is a part. It is also both U.S. policy and law to sell arms to Taiwan to minimize the chance that Beijing will try to regain control of the land by force. Our desire is that the two sides work out their differences peacefully. Our fear is that they will not. The Chinese would like us to pressure Taiwan into accepting reunification on Beijing’s terms---roughly analogous to those now in effect in Hong Kong. We say it is not our place to pressure Taiwan except to refrain from provocative actions and words. [美中關係中最敏感的問題過去是、現在仍然是台灣,美國長久以來的政策是,不要去挑戰北京所持的「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觀點,但美國同時也有賣武器給台灣、以便讓北京使用武力以重新控制台灣的機會減到最小的政策與法律,美國的願望是,台灣與中國能夠和平解決它們的紛歧,我們只擔心它們不能或不願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中方希望美國對台灣施壓,迫使台灣接受中方的條件,也就是依「香港模式」解決,我們美方則說,我們沒有立場去對台灣施壓,但我們可以告訴台灣方面,不要有挑釁性的行為與語言。](注: 美國的台海政策有延續性,這是一種會經常被挑戰、但美國仍有意願及實力維護的「超穩定結構」,其目的在維護美國在台海所建立的秩序與「它所定義的台海現狀」,不過,由於北京的軍事與經濟的力量越來越強大,北京可能在某一個時期擁有在台海進行軍事冒險的有效選項,這是建州運動最深層的憂慮,我們為台灣人民所設想與所做的一切,都是要為反制或挫折老共或中國人未來可能在台海進行軍事冒險的瘋狂行徑進行較好的準備。)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ijing and Taipei excites deep passions on both sides. --------Because of these passions, no leader in Beijing can afford to compromise on the issue of reunification, while no leader in Taipei can afford to compromise on security.[北京與台北的關係攪動雙方的深層情緒-----因為這些情緒,北京沒有任何領導人能在所謂「再統一」的問題上妥協,而在另一方面,台北也沒有任何領導人敢在台灣的安全上做出讓步。]

As Secretary of State, ------- I had the impression, however, that the Chinese idea of a perfect meeting would have consisted of a single statement on my part reiterating America’s acceptance of Beijing’s one China policy. For them, Taiwan was by far the paramount issue.[做為美國的國務卿-----我有一個印象,是中國方面所認為的美中兩國的完美會議是,美方能夠重申接受中方的「一個中國政策」。](注: Albright在這裡應該有錯,因為中方所持的是「一中原則」,而非「一中政策」。讀了這一段,大家就能明白,不僅台灣人與台美人愛台灣(我們是一往情深,愛到深情無怨尤),老共也「愛」台灣,「愛」到發狂,「愛」到很病態。)


p. 436

The question for the future is, how will the deep pride of the Chinese be manifested? Although Americans instinctively look to see how stories end, the answer will not come soon. Deng Xiaoping once said that Beijing would pursue reunification with Taiwan for however long it took, “even a hundred or a thousand years.” ------------[鄧小平曾說,北京要尋求「統一」台灣,不管要花多長的時間,甚至是一百年或一千年。注: 中國人真有夠瘋狂、偏執與病態。]

In managing our relations with Beijing, we too need to think long-term. With all the other perils in the world, we should be in no hurry to cast China in the role of enemy. We should hope that China’s economic reforms succeed, while welcoming contacts at all levels. But engagement with China is not the same as endorsement. We must keep our commitments to Taiwan and persist in pressing our concerns about such matters as weapons proliferation and human rights. We can’t bully Beijing into acting against its own perceived self-interest. We can, however, appeal to the pragmatism of a new generation of leaders to find areas where our interests coincide. [我們與北京打交道 必須有長程的思考,我們不要急著把中國定性為敵人,我們與中國交往並不等於支持它,我們必須維持對台灣的承諾,我們無法迫使北京去從事一些違反它自己的利益的事,但我們可以讓北京務實的新一代領導人在利益與我們正好有交集的領域與我們合作。]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