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6月14日 星期日

柯林頓的回憶錄與台灣

                                                 柯林頓的回憶錄與台灣



柯林頓擔任總統的時期是蘇聯崩解之後、美國成為世界的唯一超級強權的年代,他善用美國的力量,與大不列顛聯合王國的首相布萊爾一起軍事介入巴爾幹半島的紛爭,建立了東南歐的新秩序,這是美國與英國的自由干預派(liberal interventionists)對世人做出巨大貢獻的經典之作。

柯林頓執政的時期也是老共把中國的民主派徹底鎮壓與摧毀、將中國人民對民主的渴求轉變為民族主義的狂熱、且綜合國力穩定與逐步上升的時期,而在美國這一邊,則是新保守派的「中國威脅論」與「美中衝突必然論」發展到一個高峰的時期,台灣那時由有雄才大略的、有心帶領台灣人「出埃及」的李登輝擔任總統,可惜的是,他在執政的前六、七年被迫忙著對付那些反動派,以鞏固政權,要不然,台灣可能會有較好或較大的發展。




柯林頓夫人目前被各方看好,將會在2015年輕易取得代表民主黨參選總統的資格,而且至少在現在,各方也都認為她順利入主白宮的機會很大,在前一陣子,她在接受台灣的「商業周刊」的專訪時,發表了一些讓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感到很窩心的談話,若這種情況不變,她肯定會受到多數台美人選民熱烈的支持。

由於柯林頓夫人與柯林頓的動向與言論很值得台灣人與台美人的關注,所以建州運動必須開始寫些與他們兩人有關的文章,我們今天就先從柯林頓出版的回憶錄中與台灣有關的部分開始寫起,也就是說,我們先來回顧過去,看過去他們兩人針對台灣問題或台海事務,如何處理與發言。

Bill Clinton: “My Life” (Alfred A. Knopf, 2004)
p.703

While I was preoccupied with trouble in the Middle East, China roiled the waters of the Taiwan Strait by “test”-firing three missiles close to Taiwan in an apparent attempt to discourage the Taiwanese politicians from pushing for independence in the election campaign then under way. Ever since President Carter normalized relations with mainland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had followed a consistent policy of recognizing “one China” while continuing to have good relations with Taiwan, and saying that the two sides should resolve their differences peacefully. We had never said whether we would or wouldn’t come to the defense of Taiwan if it were attacked. [當我忙著處理中東問題時,中國卻對台灣海域試射三顆飛彈,試圖要挫折那些台灣的政治工作者,讓他們在大選中不要推動台灣獨立。自從卡特總統完成與北京關係正常化以來,美國就遵循一貫的政策,承認「一個中國」,但同時繼續與台灣維持良好的關係,這個政策也說,中台兩方必須和平解決歧異,美國從來沒有說,在台灣遭受攻擊時,是否會防衛台灣。]

It seemed to me that the Middle East and Taiwan were polar opposite foreign policy problems. If nothing was done by political leaders in the Middle East, things would get worse. By contrast, I thought that if the politicians in China and Taiwan didn’t do anything foolish, the problem would solve itself over time. Taiwan was an economic powerhouse that had moved from dictatorship to democracy. It wanted no part of the mainland’s bureaucratic communism. On the other hand, Taiwanese businesspeople were investing heavily in China, and there was travel back and forth. China liked the Taiwanese investment, but could not agree to give up its claim to sovereignty over the island; finding the right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pragmatism and aggressive nationalism was a constant challenge for China’s leaders, especially during election season in Taiwan. I thought China had gone too far with the missile tests, and quickly, but without fanfare, I ordered a carrier group from the U.S. Navy’s Pacific fleet to sail to the Taiwan Strait. The crisis passed. [對我而言,中東與台灣似乎是兩個極端相反的外交問題,若中東的政治領袖們在中東事務上採取不作為的態度,那中東地區的情勢就會惡化,相反地,我認為,若台灣與中國的政客們不做任何蠢事,那經過一段時間後,問題就會自然解決。台灣是一個從獨裁轉型為民主政體的強大經濟體,它不想成為共產中國的一部分或不想與共產中國的政治有關係,在另一方面,台商又在中國有很大的投資,他們往返中國與台灣。中國喜歡台灣的投資,但不放棄對台灣主張主權,在經濟的務實主義與侵略性的民族主義之間尋求正確的平衡,是中國領導人持久的挑戰,特別是在台灣有選舉的時候。我認為中國對台灣進行飛彈試射是太過份了,所以我迅速地,但沒有很高調地,調遣一個隸屬於太平洋美軍司令部的航空母艦戰鬥群到台灣海峽,解決了台海危機。]

我們這一次就只讓柯林頓說話,暫且不做任何說明或評論。

從現在起,我們也會開始為台灣人鄉親與台美人鄉親介紹柯林頓夫人身邊的國安與外交事務幕僚對台灣問題與台海事務的看法,包括未來可能先出任副國務卿或駐聯合國代表團團長(甚至更高的職位)的Dr. Kurt Campbell(歐巴馬第一個任期的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他在任內對台灣人的最大貢獻之一是,透過聯合報,對馬英九傳達美國政府不樂見「馬被統」去與北京搞什麼「和平協議」的訊息,他另一個最大的貢獻是,做為歐巴馬政府「重返亞洲」政策的主要推手之一),他前幾天才帶著他的智庫人員去訪問台灣。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