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建州運動]暫時擱置但最終要剷除[中華民國建制](ROCEstablishment)
(本文是為回答鄉親廚月而寫, 但因為牽涉重大議題, 所以我們也希望所有的台灣鄉親與台美鄉親都能有機會閱讀與參考本文)
由於台灣問題牽涉到美國很大的國家利益(包括[台灣關係法]所指的[安全利益])以及整個亞洲的大局(牽涉到美中爭霸.美國在亞洲的位置.美國在亞太的前進佈署以及美國在亞洲的盟友與安全夥伴的安全), 所以美國必須以高度的外交技巧及務實的政策來處理台海問題, 美國一開始就以[將國際政治與國際法律加以切割]的方法來處理台海問題, 也以[求同存異]的方法及政策來與北京就台灣問題進行周旋.
我們必須指出, 美國並無意與中國產生直接的軍事對抗或武裝衝突, 過去數十年, 美國雖然被迫在朝鮮半島與中南半島和中國進行軍事對抗, 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 這些畢竟都只是一場可能會持續百年甚至兩百年的美中爭霸大戲的前奏而已, 在我們看來, 對於台灣的爭奪才是一個關鍵戰役, 因為台灣是否能繼續在美國的手中或者台灣是否能繼續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攸關美國在亞洲的霸權, 若台灣丟了, 日本與菲律賓的安全馬上成了問題.
我們在前面說, 美國以高度的外交技巧及務實的政策來處理台海問題, 現在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1. 美國使用[主權]與[治權]分開處理的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 美國把台灣主權的歸屬問題加以擱置, 而把[治權](施政權)交給[在台灣的統治當局], 以解決現實的問題.
2. 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給台灣一個[準國家]的地位, 讓它可以[準國家]的方式而[事實上地存在], 讓它可以自治, 但又不給台灣法律及外交上的承認.
3. 美國以模糊及平衡的政策, 讓台灣可以[維持現狀], 例如, 美國始終在[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之間尋求平衡.
4. 透過親台灣的立法部門與必須和北京共同處理若干國際問題的行政部門之間的平衡, 給北京面子, 但是給台灣裡子(例如, 美國國會常常透過[國防授權法案], 給台灣實質的利益).
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 早已稱台灣為台灣, 在實際上的做法中, 美國早已透過給台灣住民的簽證, 讓台灣住民的國籍欄寫上台灣(金門與馬祖的居民則除外), 美國也透過ESTA的機制給台灣住民一個[台灣]的國籍, 美國國會目前還擬透過[台灣政策法案](現階段仍然還是尚未完成立法程序的提案)來強化或提升台灣在美國的政治地位.
可是美國的政策又留下[中華民國]這條[滿洲人的辮子], 也就是說, 在現階段美國又不鼓勵也不樂見台灣人自做主張, 要把實際上仍在台灣運作的[中華民國建制]剷除, 以便安撫[在台中國人]及北京, 小布希時代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洲部資深主任Dennis Wilder說得最經典, 當年在阿扁執政期間, 台灣本土人與台灣本土政權如火如荼地推動[台灣正常化]時, 它代表美國政府表示, [中華民國是一個多年來未決的議題.]
寫到這裡, 我們要說, 廚月, 只要華府還不出手或者還不能同意台灣人出手, [中華民國建制]顯然還會在台灣這個土地上實際運轉一段期間, 這是客觀的情勢或現實, 台灣本土人以及台灣本土政權很難片面地加以改變, 如果台灣人及台灣本土政權要強勢地展示我們的立場, 難免又會被華府認為是[麻煩製造者]或者被視為[一根刺].
但是, [中華民國建制]對我們台灣人來說, 畢竟是一個令人極不舒適的[違章建築]或[外來體制], 它本質上是一個戰勝者加在戰敗者(大家不要忘了, 在終戰前, 台灣人連同日本本土人都是美日太平洋戰爭的戰敗者)身上的體制, 所以我們必須把美國套在我們身上的枷鎖剷除, 這是我們主觀的願望與期待.
主觀的願望與客觀的情勢要到何時才能圓滿地妥協? 我的估計是要等到東亞的局勢在發生一場巨變時, 也就是要等到台灣人以及華府能夠聯手排除台灣前途解決的[干擾性因素]時, 這種[干擾性因素]來自[在台中國人]以及北京, 特別是北京, 因為它偏執地對台灣主張主權, 甚至瘋狂地宣稱它不排除對台灣使用武力, 只要這種[干擾性因素]繼續存在, 做為台灣前途解決的Key Player的美國也會投鼠忌器, 把台灣前途解決這個問題擱置下來.
所以, 建州派要在美中爭霸的過程中, 要帶領著支持建州運動的台灣住民與美國並肩作戰並充分合作, 只要美國在美中爭霸戰中勝出, 只要我們台灣人跟著美國一起成為勝利者(改變了我們原來做為戰敗者因而淪為被支配者的悲慘地位), 我們就可以因為戰功而與美國協商, 尋求對台灣人民與美國最有利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由於台灣問題牽涉到美國很大的國家利益(包括[台灣關係法]所指的[安全利益])以及整個亞洲的大局(牽涉到美中爭霸.美國在亞洲的位置.美國在亞太的前進佈署以及美國在亞洲的盟友與安全夥伴的安全), 所以美國必須以高度的外交技巧及務實的政策來處理台海問題, 美國一開始就以[將國際政治與國際法律加以切割]的方法來處理台海問題, 也以[求同存異]的方法及政策來與北京就台灣問題進行周旋.
我們必須指出, 美國並無意與中國產生直接的軍事對抗或武裝衝突, 過去數十年, 美國雖然被迫在朝鮮半島與中南半島和中國進行軍事對抗, 但從宏觀的角度來看, 這些畢竟都只是一場可能會持續百年甚至兩百年的美中爭霸大戲的前奏而已, 在我們看來, 對於台灣的爭奪才是一個關鍵戰役, 因為台灣是否能繼續在美國的手中或者台灣是否能繼續在美國的勢力範圍內攸關美國在亞洲的霸權, 若台灣丟了, 日本與菲律賓的安全馬上成了問題.
我們在前面說, 美國以高度的外交技巧及務實的政策來處理台海問題, 現在我們來舉幾個例子:
1. 美國使用[主權]與[治權]分開處理的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 美國把台灣主權的歸屬問題加以擱置, 而把[治權](施政權)交給[在台灣的統治當局], 以解決現實的問題.
2. 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給台灣一個[準國家]的地位, 讓它可以[準國家]的方式而[事實上地存在], 讓它可以自治, 但又不給台灣法律及外交上的承認.
3. 美國以模糊及平衡的政策, 讓台灣可以[維持現狀], 例如, 美國始終在[台灣關係法]與[美中三公報]之間尋求平衡.
4. 透過親台灣的立法部門與必須和北京共同處理若干國際問題的行政部門之間的平衡, 給北京面子, 但是給台灣裡子(例如, 美國國會常常透過[國防授權法案], 給台灣實質的利益).
美國透過[台灣關係法], 早已稱台灣為台灣, 在實際上的做法中, 美國早已透過給台灣住民的簽證, 讓台灣住民的國籍欄寫上台灣(金門與馬祖的居民則除外), 美國也透過ESTA的機制給台灣住民一個[台灣]的國籍, 美國國會目前還擬透過[台灣政策法案](現階段仍然還是尚未完成立法程序的提案)來強化或提升台灣在美國的政治地位.
可是美國的政策又留下[中華民國]這條[滿洲人的辮子], 也就是說, 在現階段美國又不鼓勵也不樂見台灣人自做主張, 要把實際上仍在台灣運作的[中華民國建制]剷除, 以便安撫[在台中國人]及北京, 小布希時代的美國國家安全會議亞洲部資深主任Dennis Wilder說得最經典, 當年在阿扁執政期間, 台灣本土人與台灣本土政權如火如荼地推動[台灣正常化]時, 它代表美國政府表示, [中華民國是一個多年來未決的議題.]
寫到這裡, 我們要說, 廚月, 只要華府還不出手或者還不能同意台灣人出手, [中華民國建制]顯然還會在台灣這個土地上實際運轉一段期間, 這是客觀的情勢或現實, 台灣本土人以及台灣本土政權很難片面地加以改變, 如果台灣人及台灣本土政權要強勢地展示我們的立場, 難免又會被華府認為是[麻煩製造者]或者被視為[一根刺].
但是, [中華民國建制]對我們台灣人來說, 畢竟是一個令人極不舒適的[違章建築]或[外來體制], 它本質上是一個戰勝者加在戰敗者(大家不要忘了, 在終戰前, 台灣人連同日本本土人都是美日太平洋戰爭的戰敗者)身上的體制, 所以我們必須把美國套在我們身上的枷鎖剷除, 這是我們主觀的願望與期待.
主觀的願望與客觀的情勢要到何時才能圓滿地妥協? 我的估計是要等到東亞的局勢在發生一場巨變時, 也就是要等到台灣人以及華府能夠聯手排除台灣前途解決的[干擾性因素]時, 這種[干擾性因素]來自[在台中國人]以及北京, 特別是北京, 因為它偏執地對台灣主張主權, 甚至瘋狂地宣稱它不排除對台灣使用武力, 只要這種[干擾性因素]繼續存在, 做為台灣前途解決的Key Player的美國也會投鼠忌器, 把台灣前途解決這個問題擱置下來.
所以, 建州派要在美中爭霸的過程中, 要帶領著支持建州運動的台灣住民與美國並肩作戰並充分合作, 只要美國在美中爭霸戰中勝出, 只要我們台灣人跟著美國一起成為勝利者(改變了我們原來做為戰敗者因而淪為被支配者的悲慘地位), 我們就可以因為戰功而與美國協商, 尋求對台灣人民與美國最有利的台灣前途解決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