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5月20日 星期三

台灣人與台美人應該反對或者贊成台灣政策法案?(本文)

 台灣人與台美人應該反對或者贊成台灣政策法案?(本文)




08/01/2013在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二讀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The Taiwan Policy Act of 2013)受到此間台美人的注意, 有一個自組政府的黨派以及若干台美人先進與前輩十分反對這個法案, 它們認為這是在讓[台灣等於中華民國]以及[中華民國就地合法化]的夢魘得到美國政府的背書並被法制化, 讓台灣人剷除[中華民國體制]的願望與期待的時日距離越來越遠, 這一派的人士因而對民進黨十分失望, 它們認為民進黨.FAPA以及[福爾摩沙基金會]都搞不清楚狀況, 甚至是與國民黨統治當局一搭一唱, 讓台灣未來因為中華民國會被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而萬劫不復.

由於部分台灣人與台美人有上面這種觀點與判斷, 所以建州派今天就來談談這個問題.



我們先從[台灣政策法案]的立法歷史開始談起.

在美國, 主流的觀點是[台灣關係法]不宜廢除或修訂, 可是一些親台的國會議員始終認為美國行政部門一直都漠視台灣, 對台灣沒有給予適度的尊重及足夠的關愛, 所以他們一直都在想辦法透過立法的方式來強化[台灣關係法].

在前些年, 親台的國會議員們主張透過[台灣安全加強法案](The Taiwan Security Enhancement Act of 1999)來促使柯林頓政府以及以後的政府強化及落實[台灣關係法]對台灣的軍事保護及對台軍售, 在眾議院完成三讀程序後.參議院採取行動之前, 柯林頓政府放出要加以否決的風聲, 導致該項法案中途夭折, 國會最後放棄推動該項法案, 理由是柯林頓向國會保證他的政府會執行該項法案的內容或提案, 即便該項法案沒有完成立法程序.

在2011年, 第112屆國會第一個會期中, 在[福爾摩沙基金會](The Formosa Foundation)的推動下, 親台的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Ileana Ros-Lehtinen於該年六月及十月兩度舉行以''Why Taiwan Matters''為題的聽證會, 這項聽證會即是為了要給[台灣政策法案]的立法進行準備.

Ileana Ros-Lehtinen與國會[台灣連線]的議員們在2011年9月提出2011 年版的[台灣政策法案](H.R. 2918), 由於眾議員們都忙著要競選連任, 所以就把這個法案的立法耽擱了, 它因而沒有完成立法程序.在Ileana Ros-Lehtinen獲得連任後, 她與眾議院的[台灣連線]的議員們捲土重來, 在第113屆國會第一會期, 也就是在2013年1月, 他們很快地就把2011年版的法案稍微加以修訂(把美國行政部門已經執行的那些提案加以刪除或調整), 很快就提出2013年版的[台灣政策法案], 這個法案在今年4月經過眾院亞太小組委員會全體無異議一讀通過, 接著在今年8月1日在外交委員會二讀通過, 亞太小組委員會召集人Steve Chabot以及外交委員會主席Ed Royce都是非常親台的美國眾議員.



由於過去有[台灣加強安全法案]失敗的例子, 再加上2011年所提出的[台灣政策法案]並沒有完成立法程序, 所以2013年版的[台灣政策法案]是否能夠在參眾院順利完成立法程序並經歐巴馬總統簽署成為法律, 此事仍在未定之天, 有一個說法是參議院對這項法案有興趣, 此外, 我們至今也沒有聽到行政部門有反對的聲音, 因此也許今年提出的這項法案有成為法律的機會, 到目前為止, 我們認為機會是五十對五十, 有利的那五十, 是因為歐巴馬政府標榜或鼓吹[重返亞洲], 不利的那五十是竄起中的中國可能會對歐巴馬政府施加壓力而歐巴馬政府又不願意在這個問題上與中國形成過於尖銳的對立, 所以歐巴馬政府可能會跟以前的柯林頓政府一樣採取只做不說.[不願見到台灣政策法案通過,
 但又選擇性地執行該項法案所提出的一些具體的提案]的策略, 因而阻撓該項法案完成立法程序.



我們在前面提到, 有一個自組政府的黨派以及若干台美人十分反對[台灣政策法案], 該黨派認為:

(1)[該項法案將允許ROC土匪政權的[國旗]懸掛在美國, 這無異是美國要承認ROC土匪政權.]

(2)[該項法案將允許TECRO的工作人員進入美國政府機關交涉或工作, 這無異是要讓中國土匪就地合法.]

(3)[該項法案將允許TECRO改名, 這無異是要承認中國土匪代表台灣人.]

不管該自組政府的黨派出於什麼動機或基於什麼理論或者對相關的條文進行甚麼解釋, [台灣建州運動]都會加以理解和尊重, 對於我們所敬重的若干台美人前輩與先進也持有類似觀點與判斷一事, 我們則十分關切.



在眾院通過的[台灣政策法案]對雷根政府在1982年7月給予蔣經國政權[六項保證]準備予以法制化, 這對台灣是十分有利的, [六項保證]中其中有一項是 ''The United States has not altered its position regarding sovereignty over Taiwan'', 這條意指美國會繼續維持不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的立場.

[台灣政策法案]中對台灣及台灣人民十分有利的文字處處可見, 例如:

(1)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Public Law 96-8; 22 U.S.C. 3301 et seq.), enacted in 1979, has continued for 34 years to be the cornerstone of United States-Taiwan relations and has served as an anchor for peace and security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2) The Taiwan Relations Act, in furthering the national interests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region, has mandated that the United States will make available to Taiwan such defense articles and defense services in such quantity as may be necessary to enable Taiwan to maintain a sufficient self-defense capability, thus allowing the people of Taiwan to preserve a peaceful, democratic, and prosperous way of life.

(3) The future of Taiwan must be determined in a peaceful manner and with the assent of the people of Taiwan.

''The future of Taiwan must be determined in a peaceful manner and with the assent of the people of Taiwan.'' 這段文字再度確認台灣的前途必須以和平的方式來解決而且必須經過台灣人民的同意.

以此觀之,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不宜一味反對, 倘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味反對, 那就會辜負那些親台的國會議員的苦心, 反對[台灣政策法案]的台灣人與台美人可以把他們反對的部分與理由向美國國會議員反映, 但由於民進黨與國民黨都贊成台灣政策法案,所以部分台灣人與台美人的反對可能會是狗吠火車, 徒勞無功.



[台灣建州運動]反對任何人把[中華民國建制]這個桎梏繼續套在台灣人的頭上, 我們呼籲美國政府協助台灣人, 早日把這個建制加以剷除, 只要未來台灣能夠加入美國,我們自然就可以[美國體制]來取代這個不受台灣人歡迎的[中華民國建制].

在現階段, 建州派傾向於體察親台的國會議員的苦心與用心, 很顯然, 他們傾向於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或者採取所謂[切香腸]或[堆積木]的方式, 逐步來改善台灣人民艱難的處境, 要改善台灣人民的處境, 只有一步一步來, 無法一步到位或一步登天.

建州派沒有忘記我們的最終目標, 可是我們也能夠體察.理解與尊重親台的美國國會議員循序漸進的策略, 這個策略似乎也是目前台灣大多數住民能夠接受的穩健策略.

[台灣建州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繼續保護台灣.台灣前途和平解決.以及在維持美國所定義的台海現狀]的基礎上, 擁抱美國, 並逐步朝[加入美國]過渡.



在1970年代初, 尼克森政府向蔣介石政權提出[兩個中國.中華民國繼續留在聯合國.北京政權進入聯合國擔任常任理事國並代表中國]這個方案來解決中國的聯合國代表權問題, 但是蔣介石冥頑不靈, 偏執地堅持[漢賊不兩立]的政策, 導致他的政府在聯合國與世界無容身之地, 由於這個獨夫的偏差與偏執, 也害得台灣人在國際社會上無法立足, 到今天我們台灣人還深受其害. 今天我們台灣人應該記取這個慘痛的歷史教訓, 我們必須學會在情勢扞格之下, 擁有[兩害相權取其輕]的智慧, 我們先留著青山, 然後再逐步設法改善我們艱難的處境, 我們不妨把[台灣政策法案]視為我們台灣人.台美人與美國.國民黨政權的[平行利益],即便不是共同或重疊的利益, 倘若如此, 我們可以在[不滿意, 但可以接受]的情況下,
 現階段暫時接受美國國會親台議員的權宜性安排, 也許, 在現階段, 我們台灣人與台美人接受這種安排, 是win-win的做法與智慧. (然而, 我們也必須要請大家注意, 這種權宜性的安排只是一種過渡, 不能妨害到我們的最終目標的達成.)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at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