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
The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was founded by David C. Chou in 1994. It advocates Taiwan become a terri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leading to statehood.
簡介
[台灣建州運動]在1994年被周威霖與他的同志們在台灣建立, 這個運動主張[台灣人民在美國政府所認為的適當時機, 透過自決與公投, 加入美國], 第一個階段先讓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第二階段再經一次公投成為美國一州.

[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是台灣前途解決的[中程解決方案], 在台灣成為美國領地之後, 經過一段時間, 台灣領地人民再來進行第二次的公投, 那時公投的選項當然可以包括[台灣成為美國一州].[台灣獨立建國].[台灣繼續做為美國的領地]及其它的方案.

[台灣建州運動]現階段極力主張與強力推動[台灣成為美國的領地], 這應該是 [反國民黨統治當局及中國聯手偷竊台灣主權] 的所有台灣住民目前最好的選擇.

在[舊金山和約]中被日本拋棄的台灣主權至今仍在美國政府的政治監護之中, [台灣建州運動]決心與台灣住民. 台美人.美國政府及美國人民一起捍衛台灣主權, 並呼籲台灣住民將台灣主權正式交給美利堅合眾國, 以維護並促進台灣人民與美國的共同利益.

2015年6月1日 星期一

According to Dr. Henry Kissinger: 「上海公報」中的”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以及尼克森穿內衣褲,暴跳如雷的故事(上)

According to Dr. Henry Kissinger: 「上海公報」中的”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以及尼克森穿內衣褲,暴跳如雷的故事(上)



我今天要來完成一件事的交代,這是一段與「美中上海公報」的談判、草擬及最後修改有關的事。

不過,我必須先請台灣人與台美人鄉親先讀我過去所寫的兩篇文章的片段。

(甲)「尼克森總統任內的口述歷史與雷根總統日記」
1/26/2014發表

//比較重要的是關於上海公報的口述歷史,這一部分只有Marshall Green與Winston Lord[他隨尼克森訪中擔任記錄員,後來擔任重要智庫The 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的總裁,1985-1989年間擔任美國駐中國大使,1993-1997擔任美國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表達了意見,Winston Lord說的不重要,Marshall Green說的比較值得我們提:

Marshall Green說: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could have been a disaster. It ------ left the implication that we stood behind all of our treaties in East Asia, but it excluded reference to our treaty obligations to Taiwan. Kissinger was very mad at me for finding the mistake in the communiqué, because I put him in an embarrassing position vis-à-vis the president: he had bound Nixon to a document which was wide open to criticism from the right wing. There was a stormy session when the president found out about it. Kissinger wrote about the incident in his book, The White House Years. The president is storming up and down in his underwear, swearing he will get even with the State Department. My guess is that the president was storming up and down because he was mad at Kissinger for this serious oversight. I hope that the history will be written correctly.”

Marshall這段話十分重要,所以我必須特別加以解釋[在親日與親台的美國的保守派眼中,William Rogers之後的美國國務院已變成親共或親中的大本營,在尼克森與季辛吉掌控了美國的外交政策的方向與制訂之後,William Rogers國務卿的國務院已變成可有可無,而且逐漸被紅色勢力入侵,尼季兩人對當時的國務卿完全不看在眼裡,當國務院官員對上海公報的內容初稿加以挑裼時,據說尼克森十光火,認為國務院跟他搗蛋],他說: 尼克森氣急敗壞,穿著內衣內褲,奔上跑下,暴跳如雷,發誓要向國務院討公道。這段描述十分傳神。隨尼季訪中的Marshall
Green在一行391人中排名第8,他當時的官階與職務是國務院的亞太事務助卿,層級不低。是他發現了「上海公報」原稿中對台灣的利益有重大損害、且會被美國政壇親台的右翼勢力拿來攻擊尼克森政府的把柄的條款與文字 ,並立即向國務卿報告,國務卿立即向尼克森反映,尼克森十分光火,但還是做了些彌補與修正。倘若沒有這些彌補與修正,Marshall說,那就會對台灣與尼克森政府帶來災難[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could have been a disaster.” ],因為Marshall發現了重大錯誤,但也將季辛吉置於在尼克森面前陷入尷尬的處境,所以老季對Marshall十分生氣。

Marshall最後說:

“My guess is that the president was storming up and down because he was mad at Kissinger for this serious oversight. I hope that the history will be written correctly.”他認為尼克森的光火不是針對國務院或他,而是對老季的疏忽光火,他希望這段歷史未來能夠被正確地寫出來。我們未來會談老季在”The White House Years” 這本回憶錄中相關的記載。//

我接著請大家讀二篇。

(乙)「答覆Mr. Jian Lung Chiou (JLC)、Ppl Of or On Taiwan (POorOT)與Ms. YuYu Carbajal (YYC): 關於「上海公報」中所使用的文字」
2/2/2014發表

//中國外交界的重要官員喬冠華[後來成為中國外長]與老季草擬「上海公報」最後留白那一部分。

“Principle and pragmatism thus existing in ambiguous equilibrium, Qiao Guanhua [喬冠華]and I drafted the last remaining section of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The key passage was only one paragraph, but it took two nearly all-night sessions to produce, --------“ 老季所說的關鍵性的那一段,就是美國宣示立場以及給北京若干承諾那一段:

“The U.S. side declared: THE UNITED STATES ACKNOWLEDGES THAT 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 MAINTAIN THERE IS BUT ONE CHINA AND THAT TAIWAN IS A PART OF CHINA.-------------“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說”ALL CHINESE ON EITHER SIDE OF THE TAIWAN STRAIT”這個詞被使用是有故事,也有玄機的。

我在「尼克森總統任內的口述歷史與雷根總統日記」一文中,曾跟鄉親們提起尼克森執政時期的美國國務院官員Marshall Green告訴世人一段秘辛。他回憶並口述: 當國務院官員對上海公報的內容初稿加以挑剔時,尼克森十分光火,認為國務院跟他搗蛋,Marshall Green說: 尼克森氣急敗壞,[不顧形象] 穿著內衣內褲,奔上跑下,暴跳如雷,發誓要向國務院討公道。老尼為何暴跳如雷?根據Marshall的回憶,是國務院官員發現了「上海公報」原稿中對台灣的利益有重大損害、且會被美國政壇親台的右翼勢力拿來攻擊尼克森政府的把柄的條款與文字 ,因而立即向國務卿報告,國務卿立即向尼克森反映,尼克森十分光火,但還是做了些彌補與修正。倘若沒有這些彌補與修正,Marshall說,「那就會對台灣與尼克森政府帶來災難 」(“The Shanghai Communique could have been a disaster.”)

到底是什麼文字如此關鍵而會對台灣造成災難,因而迫使尼克森最後還是選擇修正了呢?

Marshall沒有說。

但我們若讀當年老季與老尼與中方就「上海公報」的內容進行談判與草擬的助理與隨從之一的John Holdridge後來寫的一本透露不少內幕的書(John Holdridge: Crossing the Divide: An Insider’s Account of Normalization of U.S.-China Relations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1997)中的記載,我們就可以得出答案。

Holdridge[他後來成為國務院亞太事務助卿]說,老季在「上海公報」的初稿中使用「台海兩岸所有的人民」這一詞,但國務院認為,當時就有台灣獨立運動,有些台灣人並不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而且也不認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所以若在公報中硬說「台海兩岸所有的人民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而且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是不正確的,美國頂多只能說 「台海兩岸所有的中國人」,這樣就能給台灣人或有台灣認同的台灣住民留下生存的空間。

(待續)


台灣建州運動發起人周威霖
David C. Chou
Founder, Formosa Statehood Movement
(an organization devoted in current stage to making Taiwan a territorial commonwealth of the United State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